首页 > 成语大全 >

外宽内忌

成语外宽内忌的意思及解释,包括外宽内忌的拼音、近义词、反义词、用法、解释、出处等。

外宽内忌的意思及解释

外宽内忌怎么读:[wài kuān nèi jì]

外宽内忌 wài kuān nèi jì
成语解释谓外表上看似宽宏,内心却多忌刻。
成语出处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蜀志·杨戏传》:“维外宽内忌,意不能堪。军还,有司承旨奏戏,免为庶人。”
成语繁体外寬内忌
成语简拼wknj
成语注音ㄨㄞˋ ㄎㄨㄢ ㄣㄟˋ ㄐㄧˋ
感情色彩贬义成语
成语用法作谓语、定语;指人的性格
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
产生年代古代成语
成语例子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18回:“绍外宽内忌,所任多亲戚。”
英语翻译generous outside but jealous inside

成语“外宽内忌”分开意思解释

成语第一个字:外

1.外边;外边的。与“内”“里”相对:门外。外表。

2.关系疏远的;不是自己这方面的:外人。外乡。

3.指外国:对外贸易。外侨。

4.非原有的;非正式的:外加。外号。

5.称母亲、姐妹、女儿的亲属:外祖母。外甥。外孙。

成语第二个字:宽

1.横的距离大;范围广(跟“窄”相对):宽银幕。这条马路很宽。他为集体想得周到,管得宽。

2.宽度:我国国旗的宽是长的三分之二。这条河有一里宽。

3.放宽;使松缓:宽限。宽心。听说孩子已经脱险,心就宽了一半。

4.宽大;不严厉;不苛求:宽容。从宽处理。对己严,待人宽。

5.宽裕;宽绰:他虽然手头比过去宽多了,但仍很注意节约。

6.姓。

成语第三个字:内 [nèi]

1.里面,与“外”相对:内部。内外。内定。内地。内阁。内行(háng)。内涵。

2.称妻子或妻子家的亲戚:内人。内亲。内弟。

3.亲近:内君子而外小人。

[nà]

古同“纳”,收入;接受。

成语第四个字:忌

1.忌妒:忌刻。猜忌。

2.怕:顾忌。忌惮。

3.认为不适宜而避免:忌嘴。忌生冷。

4.戒除:忌烟。忌酒。

查询外宽内忌的用户还关注

外宽内忌是什么意思

外宽内忌 色厉胆薄 好谋无断

外宽内忌(wài kuān nèi jì):谓外表上看似宽宏,内心却多忌刻。

大公无私:一心为公;没有私心。也指处理事情公平正确;不偏袒任何一方。

鼠臂虮肝:犹言鼠肝虫臂。谓或为鼠臂或为虮肝,指人世变化无常。

连阡累陌:形容田多。

外宽内忌的意思及解释由成语大全编辑整理,最后修订时间:2024-03-02 19:46

世第汉语课堂推荐
名师教学:语文 英语 其它
教育部资源中心制作的优秀精品课程
新版教材:语文 英语 其它
囊括统编版、人教版、沪教版等众多权威教材
系列APP为「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」出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