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周规折矩的意思及解释,包括周规折矩的拼音、近义词、反义词、用法、解释、出处等。
周规折矩怎么读:[zhōu guī zhé jǔ]
成语解释 | 本谓行礼时步趋合乎规矩。后引申为拘泥于成法、准则。语出《礼记·玉藻》:“周还中规,折还中矩。” |
---|---|
成语出处 | 语出《礼记·玉藻》:“周还中规,折还中矩。” |
成语繁体 | 周規摺榘 |
成语简拼 | zgsj |
成语注音 | ㄓㄡ ㄍㄨㄟ ㄓㄜˊ ㄓㄜˊ ㄓㄜˊ |
常用程度 | 一般成语 |
感情色彩 | 中性成语 |
成语用法 |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|
成语结构 | 联合式成语 |
产生年代 | 古代成语 |
成语例子 | 以彼其文,忌不周规折矩,尺步绳趋?★清·冯桂芬《复庄卫生书》 |
1.周围;圆形的外围:四周。圆周。绕地球一周。
2.环绕;绕一圈:周而复始。
3.普遍;整个;全:众所周知。周天。周身。
4.时间的一轮;特指一个星期:周期。一周。
5.完备:招待不周。计划周密。
6.接济;救济:周济。周急。
7.朝代名。1.(约前1046—前256)。周武王灭商后建立。从周建立到公元前771年周幽王被杀,建都镐京(今陕西西安),史称西周。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(今河南洛阳西),到公元前256年被秦所灭,史称东周。东周分为春秋、战国两个时期。2.北朝之一(557—581)。宇文觉灭西魏后建立。建都长安(今陕西西安),国号周,史称北周。为隋所灭。3.五代之一(951—960)。郭威灭后汉后建立。建都汴(今河南开封),国号周,史称后周。为北宋所灭。
8.古又同“中(zhōng)”:不周于用(不中用)。
成语第二个字:规1.画圆形的工具:圆规。两脚规。
2.规则;成例:校规。革除陋规。
3.劝告:规劝。规勉。
4.谋划;打主意:规划。规定。
5.姓。
成语第三个字:折 [shé]1.断(多用于长条形的东西):树枝折了。桌子腿撞折了。
2.亏损:折本儿。折耗。
3.姓。
[zhé]1.断;弄断:骨折。把树枝折断了。
2.损失:损兵折将。
3.弯;弯曲:曲折。百折不挠。
4.回转;转变方向:转折。刚走出大门又折了回来。
5.折服:心折。
6.折合;抵换:折价。折账。折变。
7.买卖货物时,照标价减去一个数目,减到原标价的十分之几叫做几折或几扣,例如标价一元的减到九角叫做九折或九扣,减到七角五分叫做七五折或七五扣:对折。打九折。
8.元杂剧每一个剧本分为四折,一折相当于后来的一场。
9.汉字中有曲折的笔画,形状有“乛乚꒒乙”等。
10.姓。
11.折叠:折扇。折尺。她把信折好,装在信封里。
12.折子:奏折。存折儿。
[zhē]1.翻转:折跟头。
2.倒(dào)过来倒过去:水太热,用两个碗折一折就凉了。
成语第四个字:矩1.画直角或方形用的曲尺:矩尺。
2.法则;规矩:循规蹈矩。
周规折矩是褒义还是贬义
周规折矩是什么意思
周规折矩(zhōu guī zhé jǔ):本谓行礼时步趋合乎规矩。后引申为拘泥于成法、准则。语出《礼记·玉藻》:“周还中规,折还中矩。”
周规折矩的意思及解释由成语大全编辑整理,最后修订时间:2024-03-19 00:1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