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旁逸斜出的意思及解释,包括旁逸斜出的拼音、近义词、反义词、用法、解释、出处等。
旁逸斜出怎么读:[páng yì xié chū]
成语解释 | 逸:引申为超出。指树枝从树干旁边伸出 |
---|---|
成语出处 | 茅盾《白杨礼赞》:“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,而且紧紧靠拢,也象加过人工似的,成为一束,绝不旁逸斜出。” |
常用程度 | 一般成语 |
感情色彩 | 中性成语 |
成语用法 |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树木等 |
成语结构 | 联合式成语 |
产生年代 | 当代成语 |
成语例子 | 王朔《修改后发表》:“俟其终篇,回头一看,本属旁逸斜出的一枝竟百花丛生独成蓬伞大树,余者皆在荫下。” |
1.左右两侧:旁边。旁侧。旁门。旁出。旁听。旁若无人。
2.其他,另外:旁人。旁的话。触类旁通。责无旁贷。旁证。旁白(戏剧角色背着台上其他剧中人对观众说的话)。旁落。
3.广,广泛:旁征博引。
4.邪、偏:旁门左道。
5.汉字形体中常常出现的某些组成部分:偏旁。竖心旁儿。
[bàng]古同“傍”,靠。
成语第二个字:逸1.安乐;安闲:安逸。以逸待劳。一劳永逸。
2.逃跑:奔逸。逃逸。
3.避世隐居:隐逸。逸民。
4.散失;失传:逸文。逸书。逸事。逸闻。
5.超过一般:超逸。逸群。
成语第三个字:斜1.跟平面或直线既不平行也不垂直的:斜线。斜对面是学校。
2.倾斜:斜着身子坐下。
3.姓。
成语第四个字:出1.从里面到外面(跟“进、入”相对):出来。出去。出门。出国。出院。
2.来到:出席。出场。
3.超出:出轨。出界。不出三年。
4.往外拿:出钱。出布告。出题目。出主意。
5.出产;产生:出煤。出木材。我们厂里出了不少劳动模范。
6.发生:出问题。这事儿出在1962年。
7.出版:这家出版社出了不少好书。
8.发出;发泄:出芽儿。出汗。出天花。出气。
9.引文、典故等见于某处:语出《老子》。
10.显露:出名。出面。出头。出洋相。
11.显得量多:机米做饭出饭。这面蒸馒头出数儿。
12.支出:出纳。量入为出。
13.跟“往”连用,表示向外:散会了,大家往出走。
14.一本传奇中的一个大段落叫一出,戏曲的一个独立剧目也叫一出:三出戏。
15.趋向动词。用在动词后表示向外、显露或完成:看得出。看不出。拿出一张纸。跑出大门。看出问题。做出成绩。
旁逸斜出的意思
旁逸斜出拼音
旁逸斜出(páng yì xié chū):逸:引申为超出。指树枝从树干旁边伸出
旁逸斜出的意思及解释由成语大全编辑整理,最后修订时间:2024-03-26 00:4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