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明若观火的意思及解释,包括明若观火的拼音、近义词、反义词、用法、解释、出处等。
明若观火怎么读:[míng ruò guān huǒ]
成语解释 | 象看火那样清楚。形容看事物十分明晰。 |
---|---|
成语出处 | 《尚书 盘庚上》:“予若观火。”宋 蔡沈集传:“我视汝情,明若观火。” |
成语繁体 | 明若觀火 |
成语简拼 | mrgh |
成语注音 | ㄇㄧㄥˊ ㄖㄨㄛˋ ㄍㄨㄢ ㄏㄨㄛˇ |
感情色彩 | 中性成语 |
成语用法 | 补充式;作谓语;含褒义 |
成语结构 | 主谓式成语 |
产生年代 | 古代成语 |
近 义 词 | 洞若观火、明如指掌 |
成语例子 | 周作人《与友人论国民文学书》:“这个主张的理由明若观火,一国的文学如不是国民的,那么应当如何。” |
英语翻译 | as bright as looking at a fire |
1.明亮(跟“暗”相对):明月。天明。灯火通明。
2.明白;清楚:问明。讲明。分明。去向不明。
3.公开;显露在外;不隐蔽(跟“暗”相对):明说。明令。明沟。明枪易躲,暗箭难防。
4.眼力好;眼光正确;对事物现象看得清:聪明。英明。精明强干。耳聪目明。眼明手快。
5.光明:弃暗投明。明人不做暗事。
6.视觉:双目失明。
7.懂得;了解:深明大义。不明利害。
8.表明;显示:开宗明义。赋诗明志。
9.明明:你明知道他不会,干吗还要为难他呀?
10.次于今年、今天的:明天。明晨。明年。明春。
11.朝代,公元1368—1644,朱元璋所建。先定都南京,永乐年间迁都北京。
12.姓。
成语第二个字:若 [ruò]1.如;好像:安之若素。欣喜若狂。若隐若现。旁若无人。若无其事。
2.姓。
3.如果:人不犯我,我不犯人;人若犯我,我必犯人。
4.人称代词。你:若辈。
[rě]见〖阿兰若〗、
成语第三个字:观 [guān]1.看:观看。走马观花。坐井观天。
2.景象或样子:奇观。改观。
3.对事物的认识或看法:乐观。悲观。世界观。
[guàn]1.道教的庙宇:道观。白云观。
2.(Guàn)姓。
成语第四个字:火1.燃烧,物质燃烧时所发出的光和焰:火力。火烛。火源。火焰。烟火。火中取栗(喻为别人冒险出力,而自己吃亏上当,毫无所获)。
2.紧急:火速。十万火急。
3.指枪炮弹药等:火药。火炮。
4.发怒,怒气:火暴。火性。
5.中医指发炎、红肿、烦躁等的病因:肝火。毒火攻心。
6.形容红色的:火红。火腿。
7.古代军队组织,一火十个人。
8.姓。
明若观火是什么意思
明若观火造句
明若观火(míng ruò guān huǒ):象看火那样清楚。形容看事物十分明晰。
明若观火的意思及解释由成语大全编辑整理,最后修订时间:2024-03-26 07:4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