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铁杵成针的意思及解释,包括铁杵成针的拼音、近义词、反义词、用法、解释、出处等。
铁杵成针怎么读:[tiě chǔ chéng zhēn]
成语解释 | 比喻只要有毅力;肯下苦功;事情就能成功。 |
---|---|
成语出处 | 明 郑之珍《目连救母 四 刘氏斋尼》:“好似铁杵磨针,心坚杵有成针日。” |
成语繁体 | 鐵杵成針 |
成语简拼 | tccz |
常用程度 | 常用成语 |
感情色彩 | 中性成语 |
成语用法 | 主谓式;作谓语、宾语;含褒义 |
成语结构 | 主谓式成语 |
产生年代 | 古代成语 |
成语正音 | 杵,不能读作“wǔ”。 |
成语辨形 | 杵,不能写作“许”。 |
成语辨析 | ~和“持之以恒”都形容有恒心;有毅力;但~比“持之以恒”更加形象。 |
近 义 词 | 持之以恒 |
反 义 词 | 半途而废 |
成语例子 | 王明同学虽然伤残无手臂,但是他却能用双脚书写,并获儿童书法奖。他是靠锲而不舍的努力,才使铁杵成针的。 |
英语翻译 | an iron pestle can be ground down to a needle <little strokes fell great oaks> |
成语故事 |
唐朝著名大诗人李白小时候不喜欢念书,常常逃学,到街上去闲逛。 一天,李白又没有去上学,在街上东溜溜、西看看,不知不觉到了城外。暖和的阳光、欢快的小鸟、随风摇摆的花草使李白感叹不已,“这么好的天气,如果整天在屋里读书多没意思?” 走着走着,在一个破茅屋门口,坐着一个满头白发的老婆婆,正在磨一根棍子般粗的铁杵。李白走过去,“老婆婆,您在做什么?” “我要把这根铁杵磨成一个绣花针。”老婆婆抬起头,对李白笑了笑,接着又低下头继续磨着。 “绣花针?”李白又问:“是缝衣服用的绣花针吗?” “当然!” “可是,铁杵这么粗,什么时候能磨成细细的绣花针呢?” 老婆婆反问李白:“滴水可以穿石,愚公可以移山,铁杵为什么不能磨成绣花针呢?” “可是,您的年纪这么大了?” “只要我下的功夫比别人深,没有做不到的事情。” 老婆婆的一番话,令李白很惭愧,于是回去之后,再没有逃过学。每天的学习也特别用功,终于成了名垂千古的诗仙。 |
1.金属元素,符号Fe(ferrum)。银白色,质硬,延展性强,纯铁磁化和去磁都很快,含杂质的铁在湿空气中容易生锈。是炼钢的主要原料,用途很广。
2.指刀枪等:手无寸铁。动铁为凶。
3.形容坚硬;坚强;牢固:铁拳。铁汉子。铁饭碗。他俩关系很铁。
4.形容强暴或精锐:铁蹄。铁骑。
5.形容确定不移:铁定。铁的事实。铁案。
6.形容表情严肃:他铁着个脸,没有一丝笑容。
7.姓。
成语第二个字:杵1.一头粗一头细的圆木棒,用来在臼里捣粮食等或洗衣服时捶衣服:杵臼。砧杵。
2.用杵捣:杵药。
3.用细长的东西戳或捅:用手指头杵了他一下。拿棍子往里杵一杵。
成语第三个字:成1.完成;成功(跟“败”相对):大功告成。事情成了。
2.成全:成人之美。玉成其事。
3.成为;变为:百炼成钢。雪化成水。
4.成果;成就:坐享其成。一事无成。
5.生物生长到定形、成熟的阶段:成虫。成人。
6.已定的;定形的;现成的:成规。成见。成例。成药。
7.表示达到一个单位(强调数量多或时间长):成批生产。成千成万。成年累月。水果成箱买便宜。
8.表示答应、许可:成!就这么办吧。
9.表示有能力:他可真成!什么都难不住他。
10.姓。
11.十分之一叫一成:九成金。村里今年收的庄稼比去年增加两成。
成语第四个字:针1.缝衣物用的工具,细长而小,一头尖锐,一头有孔或钩,可以引线,多用金属制成:绣花针。缝纫机针。
2.细长像针的东西:松针。指南针。表上有时针、分针和秒针。
3.针剂:防疫针。打针。
4.中医刺穴位用的特制的金属针:银针。毫针。
5.中医用特制的金属针按穴位刺入体内医治疾病:针灸。
6.姓。
铁杵成针文言文
铁杵成针主人公是谁
铁杵成针(tiě chǔ chéng zhēn):比喻只要有毅力;肯下苦功;事情就能成功。
铁杵成针的意思及解释由成语大全编辑整理,最后修订时间:2024-03-29 19:1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