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一蛇吞象的意思及解释,包括一蛇吞象的拼音、近义词、反义词、用法、解释、出处等。
一蛇吞象怎么读:[yī shé tūn xiàng]
成语解释 | 一条蛇想吞吃一条大象。比喻人心不足,贪得无厌 |
---|---|
成语出处 | 战国·楚·屈原《天问》:“一蛇吞象,厥大何如?” |
成语繁体 | 一虵吞象 |
常用程度 | 常用成语 |
感情色彩 | 贬义成语 |
成语用法 | 作宾语、定语;指人贪心不足 |
成语结构 | 主谓式成语 |
产生年代 | 古代成语 |
近 义 词 | 人心不足蛇吞象 |
反 义 词 | 知足常乐 |
成语例子 | 对于那些想一蛇吞象的人应该制止 |
成语故事 |
传说古代有个穷苦的猎人阿象,他在森林里打猎时救了一条饿昏的小蛇,带回家精心饲养。小蛇慢慢长大成青蛇并通人性,经常从外面给他带回一些值钱的东西来报答。阿象一再向青蛇索取,盼望成为富翁,愤怒的青蛇便将这个贪得无厌的家伙一口吞下 |
1.最小的正整数。见〖数字〗。
2.表示同一:咱们是一家人。你们一路走。这不是一码事。
3.表示另一:番茄一名西红柿。
4.表示整个;全:一冬。一生。一路平安。一屋子人。一身的汗。
5.表示专一:一心一意。
6.表示动作是一次,或表示动作是短暂的,或表示动作是试试的。a)用在重叠的动词(多为单音)中间:歇一歇。笑一笑。让我闻一闻。b)用在动词之后,动量词之前:笑一声。看一眼。让我们商量一下。
7.用在动词或动量词前面,表示先做某个动作(下文说明动作结果):一跳跳了过去。一脚把它踢开。他在旁边一站,再也不说什么。
8.与“就”配合,表示两个动作紧接着发生:一请就来。一说就明白了。
9.一旦;一经:一失足成千古恨。
10.“一”字单用或在一词一句末尾念阴平,如“十一、一一得一”,在去声字前念阳平,如“一半、一共”,在阴平、阳平、上声字前念去声,如“一天、一年、一点”。本词典为简便起见,条目中的“一”字,都注阴平。
11.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,乐谱上用作记音符号,相当于简谱的“”。见〖工尺〗。
成语第二个字:蛇 [shé]爬行动物,身体圆而细长,有鳞,没有四肢。种类很多,有的有毒。吃青蛙等小动物,大蛇也能吞食大的兽类。
[yí]见“逶蛇”。
成语第三个字:吞1.不嚼或不细嚼而咽入:吞吐。吞咽。吞噬。狼吞虎咽。气吞山河。忍气吞声。
2.兼并,侵占:吞没(mò)。吞并。吞蚀。吞占。
成语第四个字:象1.哺乳动物,是陆地上现存最大的动物,耳朵大,鼻子长圆筒形,能蜷曲,多有一对长大的门牙伸出口外,全身的毛很稀疏,皮很厚,吃嫩叶和野菜等。生活于我国云南南部、印度、非洲等热带地方。有的可驯养来驮运货物。
2.(Xiàng)姓。
3.形状;样子:景象。天象。气象。印象。万象更新。
4.仿效;模拟:象形。象声。
一蛇吞象(yī shé tūn xiàng):一条蛇想吞吃一条大象。比喻人心不足,贪得无厌
一蛇吞象的意思及解释由成语大全编辑整理,最后修订时间:2024-04-12 16:5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