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成语大全 >

大辩若讷

成语大辩若讷的意思及解释,包括大辩若讷的拼音、近义词、反义词、用法、解释、出处等。

大辩若讷的意思及解释

大辩若讷怎么读:[dà biàn ruò nè]

大辩若讷 dà biàn ruò nè
成语解释讷:语言迟钝,不善于讲话。真正有口才的人表面上好像嘴很笨。表示善辩的人发言持重,不露锋芒。
成语出处《老子》第四十五章:“大真若屈,大巧若拙,大辩若讷。”
成语繁体大辯若訥
成语简拼dbrn
感情色彩中性成语
成语用法作宾语、定语;指人沉稳
成语结构紧缩式成语
产生年代古代成语
近 义 词大辩不言、大智若愚
成语例子唐·杨炯《梓州官僚赞》:“大辩若讷,历官有声。是司出纳,我庾如京。”

成语“大辩若讷”分开意思解释

成语第一个字:大 [dà]

1.指面积、体积、容量、数量、强度、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,与“小”相对:大厅。大政。大气候。夜郎自大。大腹便便。

2.指大小的对比: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。

3.规模广,程度深,性质重要:大局。大众。

4.用于“不”后,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:不大高兴。

5.年长,排行第一:老大。

6.敬辞:大作。大名。大手笔。

7.时间更远:大前年。

8.〔大夫〕古代官职,位于“卿”之下,“士”之上。

9.超过事物一半,不很详细,不很准确:大概。大凡。

[dài]

1.〔大夫〕医生(“夫”读轻声)。

2.〔大王〕戏曲、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(“王”读轻声)。

[tài]

1.古同“太”。

2.古同“泰”。

成语第二个字:辩

争论;说明是非、真假:能言善辩。不容分辩。

成语第三个字:若 [ruò]

1.如;好像:安之若素。欣喜若狂。若隐若现。旁若无人。若无其事。

2.姓。

3.如果:人不犯我,我不犯人;人若犯我,我必犯人。

4.人称代词。你:若辈。

[rě]

见〖阿兰若〗、

成语第四个字:讷

说话迟钝:口讷。讷讷。

查询大辩若讷的用户还关注

大辩若讷是什么意思

大辩若讷的读音

大辩若讷(dà biàn ruò nè):讷:语言迟钝,不善于讲话。真正有口才的人表面上好像嘴很笨。表示善辩的人发言持重,不露锋芒。

合浦珠还:合浦:汉代郡名,在今广西合浦县东北。比喻东西失而复得或人去而复回。

暗弱无断:

妖不胜德:比喻邪不压正。

大辩若讷的意思及解释由成语大全编辑整理,最后修订时间:2024-04-13 10:48

世第汉语课堂推荐
名师教学:语文 英语 其它
教育部资源中心制作的优秀精品课程
新版教材:语文 英语 其它
囊括统编版、人教版、沪教版等众多权威教材
系列APP为「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」出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