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成语大全 >

对簿公堂

成语对簿公堂的意思及解释,包括对簿公堂的拼音、近义词、反义词、用法、解释、出处等。

对簿公堂的意思及解释

对簿公堂怎么读:[duì bù gōng táng]

对簿公堂 duì bù gōng táng
成语解释簿:文状、起诉书之类;对簿:受审问;公堂:旧指官吏审理案件的地方。在法庭上受审问。
成语出处《史记·李将军列传》:“大将军使长史急责广之幕府对簿。”
成语繁体對簿公堂
成语简拼dbgt
常用程度常用成语
感情色彩中性成语
成语用法作谓语、宾语;指在法庭上对质
成语结构紧缩式成语
产生年代古代成语
近 义 词当面对质
成语例子高阳《胡雪岩全传·平步青云》中册:“这一趟回去,说不定要对簿公堂。”
英语翻译confront somebody before a court of law

成语“对簿公堂”分开意思解释

成语第一个字:对

1.回答:对答如流。

2.向着;朝着:枪口对准敌人。

3.对抗;敌对:对手。针锋相对。

4.对待。例:对事不对人。

5.正确;正常;相合:这话很对。神色不对。数目不对,还差一些。

6.把两个东西放在一起比较,看是否相符合:校对。对表。

7.使两个东西接触或配合:把破镜片对到一起。对榫。

8.投合;适合:俩人很对脾气。对心思。

9.成双的:对联。

10.搀入(多指液体):对水。

11.⑪介词。1.与“对于”用法基本相同,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:对你的建议,他很重视。2.对待:小王对他有意见。3.朝;向:对人民负责。

成语第二个字:簿 [bù]

1.本子,册籍:簿册。簿记。簿籍。簿录。

2.古代称公文、案卷:对簿公堂。

3.古代的仪仗侍从:簿伍。卤簿(古代帝王、后妃、王公大臣外出时的仪仗队。次序排列严格并明文著之于簿籍)。

4.笏。

[bó]

古同“箔”,养蚕席。

成语第三个字:公

1.属于国家或集体的(跟“私”相对):公款。公物。公事公办。

2.共同的;大家承认的:公分母。公议。公约。

3.属于国际间的:公海。公制。公历。

4.使公开:公布。公之于世。

5.公平;公正:公买公卖。大公无私。秉公办理。

6.公事;公务:办公。公余。因公出差。

7.姓。

8.封建五等爵位的第一等:公爵。公侯。王公大臣。

9.对上了年纪的男子的尊称:诸公。张公。

10.丈夫的父亲;公公:公婆。

11.属性词。(禽兽)雄性的(跟“母”相对):公羊。这只小鸡是公的。

成语第四个字:堂

1.正房:堂屋。

2.专为某种活动用的房屋:礼堂。课堂。食堂。

3.旧时官府中举行仪式、审讯案件的地方:大堂。过堂。

4.用于厅堂名称,旧时也指某一家、某一房或某一家族:三槐堂。

5.用于商店牌号:同仁堂(北京的一家药店)。

6.堂房:堂兄。堂弟。堂姊妹。

7.a)用于成套的家具:一堂家具。b)用于分节的课程,一节叫一堂:两堂课。c)旧时审案一次叫一堂:过了两堂。d)用于场景、壁画等:三堂内景。一堂壁画。

8.姓。

查询对簿公堂的用户还关注

对簿公堂的正确读音是什么

对簿公堂的意思解释

对簿公堂(duì bù gōng táng):簿:文状、起诉书之类;对簿:受审问;公堂:旧指官吏审理案件的地方。在法庭上受审问。

青春难再:再:两次或第二次。青春过后就不会再来。形容青春时光宝贵

神骥出枥:骥:千里马;枥:马厩。比喻气魄雄伟,志向远大

功成业就:成:成功;业:事业。建立了功绩,事业有成就。指功绩与名利都得到

对簿公堂的意思及解释由成语大全编辑整理,最后修订时间:2024-04-13 10:53

世第汉语课堂推荐
名师教学:语文 英语 其它
教育部资源中心制作的优秀精品课程
新版教材:语文 英语 其它
囊括统编版、人教版、沪教版等众多权威教材
系列APP为「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」出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