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一之谓甚的意思及解释,包括一之谓甚的拼音、近义词、反义词、用法、解释、出处等。
一之谓甚怎么读:[yī zhī wèi shèn]
成语解释 | 甚:过分。做了一次,已经过分。比喻错误不能重犯。 |
---|---|
成语出处 | 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僖公五年》:“晋不可启,寇不可玩。一之谓甚,其可再乎?” |
成语繁体 | 一之謂甚 |
成语简拼 | yzws |
成语注音 | ㄧ ㄓㄧ ㄨㄟˋ ㄕㄣˋ |
感情色彩 | 中性成语 |
成语用法 | 主谓式;作谓语;比喻错误不能重犯 |
成语结构 | 紧缩式成语 |
产生年代 | 古代成语 |
近 义 词 | 一之已甚 |
成语故事 |
春秋时期,晋献公向虞国借道去打虢国,虞国大夫宫之奇劝虞公不要借道,虞公不听,虢国的都城下阳被攻占。三年后晋侯又向虞国借道,宫之奇劝虞王道:“虢,虞之表也。虢亡虞必从之。晋不可启,寇不可玩。一之谓甚,其可再乎?”虞王不听被消灭 |
1.最小的正整数。见〖数字〗。
2.表示同一:咱们是一家人。你们一路走。这不是一码事。
3.表示另一:番茄一名西红柿。
4.表示整个;全:一冬。一生。一路平安。一屋子人。一身的汗。
5.表示专一:一心一意。
6.表示动作是一次,或表示动作是短暂的,或表示动作是试试的。a)用在重叠的动词(多为单音)中间:歇一歇。笑一笑。让我闻一闻。b)用在动词之后,动量词之前:笑一声。看一眼。让我们商量一下。
7.用在动词或动量词前面,表示先做某个动作(下文说明动作结果):一跳跳了过去。一脚把它踢开。他在旁边一站,再也不说什么。
8.与“就”配合,表示两个动作紧接着发生:一请就来。一说就明白了。
9.一旦;一经:一失足成千古恨。
10.“一”字单用或在一词一句末尾念阴平,如“十一、一一得一”,在去声字前念阳平,如“一半、一共”,在阴平、阳平、上声字前念去声,如“一天、一年、一点”。本词典为简便起见,条目中的“一”字,都注阴平。
11.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,乐谱上用作记音符号,相当于简谱的“”。见〖工尺〗。
成语第二个字:之1.往:由京之沪。君将何之?
2.人称代词。代替人或事物(限于做宾语):求之不得。取之不尽。操之过急。言之成理。取而代之。有过之无不及。反其道而行之。
3.人称代词。虚用,无所指:久而久之。不觉手之舞之,足之蹈之。
4.指示代词。这;那:之二虫。之子于钓。
5.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,组成偏正词组。a)表示领属关系:赤子之心。钟鼓之声。以子之矛,攻子之盾。b)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:光荣之家。无价之宝。缓兵之计。千里之外。意料之中。十分之九。
6.用在主谓结构之间,取消它的独立性,使变成偏正结构:中国之大。战斗之激烈。大道之行也,天下为公。如因势利导,则如水之就下,极为自然。
成语第三个字:谓1.说;告诉:勿谓言之不预也。
2.称呼;叫做:称谓。何谓宏观世界?
成语第四个字:甚 [shèn]1.副词。很;极:进步甚快。言之甚当。
2.超过;过分:无甚于此者。过甚其辞。
3.疑问代词。什么:要它作甚?。姓甚名谁?
[shén]同“什(shén)”。
一之谓甚(yī zhī wèi shèn):甚:过分。做了一次,已经过分。比喻错误不能重犯。
一之谓甚的意思及解释由成语大全编辑整理,最后修订时间:2024-04-13 11:5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