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有备无患的意思及解释,包括有备无患的拼音、近义词、反义词、用法、解释、出处等。
有备无患怎么读:[yǒu bèi wú huàn]
成语解释 | 备:防备;患:患难;灾祸。事先有防备就可能避免灾祸。 |
---|---|
成语出处 | 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襄公十一年》:“《书》曰:‘居安思危。’思则有备,有备无患。” |
成语繁体 | 有備無患 |
成语简拼 | ybwh |
成语注音 | ㄧㄡˇ ㄅㄟˋ ㄨˊ ㄏㄨㄢˋ |
常用程度 | 常用成语 |
感情色彩 | 中性成语 |
成语用法 | 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劝诫人 |
成语结构 | 紧缩式成语 |
产生年代 | 古代成语 |
成语正音 | 患,不能读作“ɡǔ”。 |
成语辨形 | 备,不能写作“惫”。 |
成语辨析 | ~和“有恃无恐”;都含有“有所倚仗而没顾虑”的意思。但~偏重在“有准备”;是为了避免祸患;“有恃无恐”偏重在“有依靠”便无所畏惧或毫不顾忌。表示“有特殊势力撑腰而放开胆量行事;近乎嚣张”的意思。 |
近 义 词 | 未雨绸缪、防患未然、有恃无恐 |
反 义 词 | 措手不及、临阵磨枪、临渴掘井 |
成语例子 | 季斯预戒汶上百姓,修堤盖屋。不三日,果然天降大雨,汶水泛滥,鲁民有备无患。(明 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七十八回) |
英语翻译 | be prepared against want |
日语翻译 | 備(そな)えあれば憂(うれ)いなし |
俄语翻译 | подготовиться на всякий случай не вредно |
其他语言 | <德>vorsorge verhütet nachsorge<法>la prévoyance est la mère de la sǔreté |
成语谜语 | 病床闲置;玄德在蜀平安 |
歇 后 语 | 笨姑娘剪鞋样 |
成语故事 |
出处《传 襄公十一年》春秋时,晋悼公当了国君以后,想重振晋国的威名,像他的先祖晋文公一样,称霸诸侯。这时,郑国是一个小国,一会儿和晋结盟,一会儿又归顺楚国。晋悼公很生气,公元562年,他集合了宋、鲁、卫、刘等11国的部队出兵伐郑。邻简公兵败投降,给晋国送去大批礼物,计有兵车一百辆,乐师数名,一批名贵乐器和十六个能歌善舞的女子。晋悼公很高兴,把这些礼物的一半赏赐给魏绛,说:“魏绛,是你劝我跟戎、狄和好,又安定了中原各国;八年来,我们九次召集各国诸侯会盟。现在我们和各国的关系,就象一曲动听的乐曲一样和谐。郑国送来这么多礼物,让我和你同享吧!”魏绛说:“能和狄、戎和好相处,这是我们国家的福气,大王做了中原诸侯的盟主,这是凭您的才能,我出的力是微不足道的。不过,我希望大王在安享快乐的时候,能够多考虑一些国家的未来。《尚书》里说:“在安定的时候,要想到未来可能会发生的危险;您想到了,就会有所准备,有所准备,就不会发生祸患。’我愿意用这些话来提醒大王!” |
1.存在:有关。有方(得法)。有案可稽。有备无患。有目共睹。
2.表示所属:他有一本书。
3.表示发生、出现:有病。情况有变化。
4.表示估量或比较:水有一丈多深。
5.表示大、多:有学问。
6.用在某些动词前面表示客气:有劳。有请。
7.无定指,与“某”相近:有一天。
8.词缀,用在某些朝代名称的前面:有夏。有宋一代。
[yòu]古同“又”,表示整数之外再加零数。
成语第二个字:备1.具备;具有:德才兼备。
2.准备:备用。备足原料。备而不用。
3.防备:防旱备荒。攻其不备。以备不时之需。
4.设备(包括人力物力):军备。装备。
5.表示完全:艰苦备尝。关怀备至。备受欢迎。
6.姓。
成语第三个字:无 [wú]1.没有(跟“有”相对):从无到有。无产阶级。有则改之,无则加勉。
2.不:无论。无须。
3.不论:事无大小,都有人负责。
4.同“毋”。
5.姓。
[mó]见【南无】。
成语第四个字:患1.祸害;灾难:患难。水患。防患未然。
2.忧虑:忧患。患得患失。
3.害(病):患病。患者。
有备无患是什么意思
有备无患下一句是什么
有备无患(yǒu bèi wú huàn):备:防备;患:患难;灾祸。事先有防备就可能避免灾祸。
有备无患的意思及解释由成语大全编辑整理,最后修订时间:2024-04-13 11:5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