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成语大全 >

道不举遗

成语道不举遗的意思及解释,包括道不举遗的拼音、近义词、反义词、用法、解释、出处等。

道不举遗的意思及解释

道不举遗怎么读:[dào bù jǔ yí]

道不举遗 dào bù jǔ yí
成语解释同“道不拾遗”。
成语出处《新唐书·阚祾传》:“部兵皆群盗,横相侵牟,祾案罪杀之,虽亲故无脱者,至道不举遗。”
成语繁体道不舉遺
成语简拼dbjy
成语注音ㄉㄠˋ ㄅㄨˋ ㄐㄨˇ ㄧˊ
感情色彩褒义成语
成语用法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指好的社会风气
成语结构紧缩式成语
产生年代古代成语
近 义 词道不掇遗、道不拾遗
成语例子至上元间,国人推女子为王,号悉莫,威令整肃,道不举遗。★明·罗曰褧《咸宾录·南夷志一·爪哇》
英语翻译no one would pick up in the steet things dropped by other people.

成语“道不举遗”分开意思解释

成语第一个字:道

1.道路:铁道。大道。人行道。羊肠小道。

2.水流通行的途径:河道。下水道。黄河故道。

3.方向;方法;道理:志同道合。头头是道。以其人之道,还治其人之身。得道多助,失道寡助。

4.道德:道义。

5.技艺;技术:医道。茶道。花道。书道。

6.学术或宗教的思想体系:尊师重道。传道。卫道士。

7.属于道教的,也指道教徒:道院。道士。道姑。老道。一僧一道。

8.指某些封建迷信组织:一贯道。

9.线条;细长的痕迹:画了两条横道儿,一条斜道儿。

10.姓。

11.我国历史上行政区域的名称。在唐代相当于现在的省,清代和民国初年在省的下面设道。

12.某些国家行政区域的名称。

13.说:道白。能说会道。一语道破。

14.用语言表示(情意):道喜。道歉。道谢。

15.说(跟文言“曰”相当,多见于早期白话)。

16.以为;认为:我道是谁呢,原来是你。

成语第二个字:不 [bù]

1.用在动词、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:不去。不能。不多。不经济。不一定。不很好。

2.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,构成形容词:不法。不规则。

3.单用,做否定性的回答(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):他知道吗?——不,他不知道。

4.用在句末表示疑问,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:他现在身体好不?

5.用在动补结构中间,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:拿不动。做不好。装不下。看不出。

6.“不”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,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(常在前边加“什么”):什么累不累的,有工作就得做。什么钱不钱的,你喜欢就拿去。

7.跟“就”搭用,表示选择:晚上他不是看书,就是写文章。

8.a)在去声字前面,“不”字读阳平声,如“不会”、“不是”。b)动词“有”的否定式是“没有”,不是“不有”。

[fǒu]

相当于“否”

成语第三个字:举

1.往上托;往上伸:举重。举手。高举着红旗。

2.举动:义举。壮举。一举一动。一举两得。

3.兴起;起:举义。举兵。举火。

4.生(孩子):举一男。

5.推选;选举:推举。举代表。公举他做学习组长。

6.举人的简称:中举。武举。

7.提出:列举。举一反三。举个例子。

8.全:举座(所有在座的人)。举国。举世。

9.姓。

成语第四个字:遗 [yí]

1.遗失。

2.遗失的东西:路不拾遗。

3.遗漏:遗忘。补遗。

4.留下:遗迹。遗憾。不遗余力。

5.专指死人留下的:遗容。遗嘱。遗著。

6.排泄大小便或精液(多指不自主的):遗矢。遗尿。遗精。

[wèi]

赠与;送给:遗之千金。

查询道不举遗的用户还关注

道不举遗是什么意思

道不举遗成语接龙

道不举遗(dào bù jǔ yí):同“道不拾遗”。

多种多样:多方面,各种各样或有变化

一帆风顺:船满帆;一路顺风行驶。比喻境遇非常顺利;没有任何阻碍、挫折。

沉厚寡言:朴实稳重,不爱多说话。同“沉重少言”。

道不举遗的意思及解释由成语大全编辑整理,最后修订时间:2024-04-13 12:17

世第汉语课堂推荐
名师教学:语文 英语 其它
教育部资源中心制作的优秀精品课程
新版教材:语文 英语 其它
囊括统编版、人教版、沪教版等众多权威教材
系列APP为「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」出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