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成语大全 >

救过不赡

成语救过不赡的意思及解释,包括救过不赡的拼音、近义词、反义词、用法、解释、出处等。

救过不赡的意思及解释

救过不赡怎么读:[jiù guò bù shàn]

救过不赡 jiù guò bù shàn
成语解释补救过失都来不及。
成语出处西汉·刘向《战国策·秦策》:“若死者有知,先王之积怒久矣,太后救过不赡,何暇及私魏丑夫乎?”
成语繁体捄過不贍
成语简拼jgbs
成语注音ㄐㄧㄨˋ ㄍㄨㄛˋ ㄅㄨˋ ㄕㄢˋ
感情色彩中性成语
成语用法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用于处事
成语结构紧缩式成语
产生年代古代成语

成语“救过不赡”分开意思解释

成语第一个字:救

1.援助使脱离灾难或危险:救命。挽救。营救。搭救。抢救。一定要把他救出来。

2.援助人、物使免于(灾难、危险):救亡。救荒。救灾。救急。

成语第二个字:过 [guò]

1.从一个地点或时间移到另一个地点或时间;经过某个空间或时间:过来。过去。过河。过桥。过年。过节。日子越来越好过了。

2.从甲方转移到乙方:过户。过账。

3.使经过(某种处理):过罗。过筛子。过滤。过淋。过磅。过秤。过油肉。过过数儿。

4.用眼看或用脑子回忆:过目。把昨天的事在脑子里过了一遍。

5.超过(某个范围和限度):过分。过期。过犹不及。树长得过了房。

6.分子结构中有过氧基(—O—O—)结构的:过硫酸根(SO5-)。过氧化氢(H2O2)。

7.探望;拜访:过访。

8.去世:老太太过了好几天了。

9.过失(跟“功”相对):过错。记过。勇于改过。

10.传染:这个病过人。

11.用在动词后,表示经过:走过广场。把他送过了桥。

12.用在动词后,表示掉转方向:翻过一页。他回过头看了看。

13.用在动词后,表示超过或胜过:我比不过你。一匹马比得过两头驴。

[guo]

1.用在动词后,表示完毕:吃过饭再走。杏花和碧桃都已经开过了。

2.用在动词后,表示某种行为或变化曾经发生,但并未继续到现在:他去年来过北京。我们吃过亏,上过当,有了经验了。

[guō]

姓。

成语第三个字:不 [bù]

1.用在动词、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:不去。不能。不多。不经济。不一定。不很好。

2.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,构成形容词:不法。不规则。

3.单用,做否定性的回答(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):他知道吗?——不,他不知道。

4.用在句末表示疑问,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:他现在身体好不?

5.用在动补结构中间,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:拿不动。做不好。装不下。看不出。

6.“不”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,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(常在前边加“什么”):什么累不累的,有工作就得做。什么钱不钱的,你喜欢就拿去。

7.跟“就”搭用,表示选择:晚上他不是看书,就是写文章。

8.a)在去声字前面,“不”字读阳平声,如“不会”、“不是”。b)动词“有”的否定式是“没有”,不是“不有”。

[fǒu]

相当于“否”

成语第四个字:赡

1.供给人财物:赡养亲属。

2.丰富;充足:详赡。力不赡(力不足)。

查询救过不赡的用户还关注

救过不赡的意思

救过不赡成语接龙

救过不赡(jiù guò bù shàn):补救过失都来不及。

鸿毳沉舟:毳:鸟兽的细毛。鸿雁细毛虽轻,堆积过多也能使船沉没。比喻小问题不解决,积

知时识务:务:事。能看清当时的大势并了解世事,不去违背

悬圃蓬莱:悬圃:仙境。传说昆仑山上的悬圃及山东的蓬莱。指仙境

救过不赡的意思及解释由成语大全编辑整理,最后修订时间:2024-04-13 12:47

世第汉语课堂推荐
名师教学:语文 英语 其它
教育部资源中心制作的优秀精品课程
新版教材:语文 英语 其它
囊括统编版、人教版、沪教版等众多权威教材
系列APP为「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」出品